中国电子政务网
时间: 2023-12-14 21:38:33 | 作者: 产品中心
SOA的技术属性和电子政务的宗旨十分吻合,使用SOA架构实现电子政务将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经历了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工程等几个阶段,开始步入发展期。现在各级政府已经初步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站点平台。我国政府网站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中国政府网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网络上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最近几年,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
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开放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的概念,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在整体上,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的水平还处于政府信息发布的阶段,不能够满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要求,门户网站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2006年3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发布的相关文件中指出: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选择优先支持的政府业务,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而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依赖于资源的充分共享、系统间的高效协同,这就对各级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这种转变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电子政务建设将从资源自采、自用向资源共享的转变;从重硬件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系统相互连通、实现业务协同转变;从系统注重内部业务管理向注重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从部门局部应用向电子政务网络环境下的整体应用相互连通、信息共享交换转变。这种转变对原有的技术实现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一方面要通过政务协调、政务立法来实现信息资源的提供与业务关系的协同。另一方面,需要利用电子政务的技术实施与手段,发挥电子政务沟通便利、管理方便的优势,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传统的电子政务系统主要针对各部门自身的业务需求来实现,造成应用系统独立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个部门自成体系的应用现状。信息资源分割严重,信息孤岛大量存在,资源获取和可用性差,信息交换共享十分困难。
政务部门在各自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多从自身业务出发来构建信息系统,业务数据固化于软件实现中,且信息资源单独管理,造成了业务与数据的相对自我封闭。对需要跨部门共享的业务信息,因其描述格式、描述方式均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大量事实性信息孤岛出现,且不同孤岛间的数据获得与使用较为困难。如何建立起电子政务应用的标准化数据体系,保证数据表达、处理、展现的规范化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传统技术构建形成的电子政务应用,因技术方法制约,共享实现常以点对点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方式为主,这种模式存在方法欠灵活、系统瓶颈明显、可扩展性弱,并且部署与实施复杂程度高,不利于各取所需要求下的业务开展需要。如何构建灵活、易扩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以保证合法用户能够及时发现所需的共享信息资源,需要有效的信息组织方式作为支撑。但是客观上由于这些信息来源于不同地域、不同部门,甚至不同部委,必然导致数据处理的不一致性问题,所以,有关信息的组织与发现成为资源利用与共享中的又一个难点。
现有应用系统中,用户通过凝集在业务软件实现中的信息资源视图方式来实现对业务功能的满足,不同的应用系统受政务部门职能分割影响,重复管理、重复维护,不仅使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极易产生树的不一致现象;其次,当因部门重组等原因导致网络状况变化、硬件设备或系统升级的情况时,极易引发信息资源的重新组织乃至废弃,不可避免地陷入重复建设的泥潭。现有信息资源的重复设置、强行割裂、应用系统扩展能力不强等弊端慢慢的变成了影响信息资源获得与使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相继独立建设了一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在大力提升政务业务能力的同时,也造成政务部门之间的业务应用无法很好互联互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的技术实现滞后于业务变更,无形中制约和阻碍了政务业务协同与发展。
在以往建设的应用系统中,基本上是采取定制化解决方式,按照给定的业务需求进行建设,系统一旦建成之后则通常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体系结构形态。这种固定结构形态下的应用系统将资源与业务紧密绑定,呈现固化与静止状态,一旦业务需求发生变化,初始的相对静止的体系结构便难以再与之相匹配,系统往往需要进行大的改造或重新开发。要实现业务协同,往往需要采用复杂的软件技术,并需要扩充、改造已有应用系统才能完成,工程量较大,无法紧跟业务变更步伐!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多数业务功能的实现要通过复杂的技术方法来完成,技术选型一旦确定,技术对业务的依赖关系也成为现实。导致业务功能的实现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用户缺少根据业务需要灵活选择技术的空间与余地,信息系统不但不能更好支撑业务发展,反而成为业务变更与深化的束缚,业务对技术的依赖慢慢的变成了影响用户业务变更和创新的制约要素,这一现实若不改观,则很难根本改善业务深化条件与业务变革环境。
各政务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通常是基于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开发的,这样的结果导致建成系统难以相互连通、实现互操作。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环节需要通过人工干预甚至手工转换来完成。面对以“一站式”服务为代表的协同业务需求,部门间的薄弱协作基础成为有害制约因素,尽管通过EDI或EAI可以进行集成,但因为受到统一标准缺失限制,所得效果与预期理想尚有差距。因此,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协同急需新的技术方法来实现。
面向服务架构(SOA)是软件工程方法的重要发展,也是软件产业形态由产品转向服务的里程碑性技术基础。SOA是一种新的应用架构模型,它以服务驱动为核心理念,按需连接系统资源,通过将原有应用中的零散功能整理包装为具有互操作性的标准服务,实现服务的快速组合和重用,保证应用敏捷性与扩展性,满足政务业务发展需要。
与传统架构相比,SOA规定了资源间更为灵活的松散耦合关系,利用开发标准的支持,采用服务做为应用集成的基本手段,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整合,而且能够跨越各种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开放标准,实现不同政务资源和应用的互联互通。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政务资源均可视为服务,覆盖政务信息化中的各个层面,包括需要共享的信息资源服务、能独立完成某项功能的基本业务服务、跨部门的协同业务服务以及面向领导及决策部门的管理决策服务。在SOA架构中,各类政务应用均通过服务包装方式,将资源转变为可复用的信息资产,然后将这些服务按照业务要求,部署、运行在统一的架构中,并支持向其他应用系统或其他成员提供服务。
SOA是当前国际信息领域最为热点的技术之一,它将一改40年来的传统系统结构,为信息系统提供开放、灵活的运行环境。据权威机构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全世界大部分在建信息应用系统都将转到面向服务的架构上来。它的出现将改变软件产品、特别是电子政务软件产品的研发模式,它的广泛应用将为电子政务等领域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SOA采用了新的总体技术架构和技术理念,它的应用对突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瓶颈,诸如信息孤岛、适应需求能力差、重复建设、新应用周期长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手段。
与传统技术手段不同,SOA技术架构强调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和统一管理。通过SOA技术架构的应用,不仅辅助政务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制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而且有效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因缺乏统一构架而带来的“信息孤岛”影响。为解决政府间、部门间的互联互通难、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提供有力支撑,保障电子政务的发展稳步推进。
SOA以业务服务为焦点、通过面向服务的方式组织开发,可以更正确地体现用户需求。服务以松耦合的状态存在于整个系统中,并可以随政务需求而变,一方面快速深度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减少政务系统项目中的业务冗余和重复开发,从而提升政府跨部门、高协作、高综合的应急能力、决策水平和行政监督能力,提高行政效能。
基于SOA架构特性,对局部应用的改进和发展不再受原有技术与架构限制,对需要复用的数据和应用,通过封装为可灵活复用的服务形式,在不影响其他资源情况下,灵活、快速地组合并优化原有异构政务应用,从而便于动态构建业务,通过不断优化政务协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原则之一。SOA基于全新的技术架构来规划产品与组织生产,将极大地变革软件生产和应用模式,从而满足用户的深层次需求。SOA提供了构建IT系统的全新方法。采用SOA架构的软件企业可以按照SOA的技术路线建立基于SOA体系的软件发展环境,充分采用标准的软件产品和服务组件。最终形成高效开发、标准规范、业界支撑广、技术发展快的应用模式。
与传统的面向过程、面向对象及面向组件等传统技术不同,SOA采用全新的面向服务的方法构建应用。SOA对各种信息资源和应用资源按一定的标准封装为具有文档形式接口描述的服务,服务的使用者和服务之间是一种松耦合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把遗留系统封装为服务加以复用,提高了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调用外部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从而起到复用的作用。借助SOA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现有信息化投资的保护,并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应用潜力,促进政务建设良性发展,从而巩固政府业务改革成果与推动政府信息化,避免了系统复用率低、重复建设等问题。
在我国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过程中,随着电子政务工作的不断推进,要进一步满足电子政务的深化应用,将业务进行精细化划分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这种趋势相吻合SOA技术将促使传统产业链分化,即划分为:“服务导向”的服务咨询商、服务生产商、服务中介、基础设施提供商。
这一转型,一方面为用户从业务蓝图规划到项目开发和运维管理提供更灵活的支持,使项目集中于以政务业务服务为中心进行开发,促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运维发展;另一方面也促使政府本身在这一过程中将自身从非核心的技术实现中解脱出来,能够更集中精力完成他们的管理和核心业务。更专注与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这种专业化的分工的发展最终将从根本上促进服务品质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SOA的技术属性和电子政务的宗旨十分吻合,使用SOA架构实现电子政务将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当然这并不等于采用了SOA架构,就可以解决所有在电子政务中存在的问题,无论SOA和电子政务都在飞速地发展,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无论如何改变,SOA可以完善和解决传统电子政务中存在的诸多弊端,SOA可能而且可以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慢慢的变成了共识,SOA和电子政务的“联姻”已经成为大趋势、大潮流。
SOA是一种设计方法学,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重用应用程序中的“服务”以提高IT适应性和效率。虽然这些概念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之久,但只是在出现了基于标准的集成技术(如Web服务和XML)之后,SOA才开始被加速采用。
SOA的核心是把组织的业务流程功能模块构件化,并对外提供标准的服务,基于这些服务,组织内部的不同业务部门或是不同组织之间的业务整合就更容易一些。
从面向构件开始,电子政务的SOA就建立在了可被管理的业务单元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不可被管理的代码之上,构件成为业务的技术无关性基本单元;
从面向构件开始,电子政务的SOA可以从一个局部做起,以渐进的方式向SOA架构演进,因为构件的标准统一使得这个局部不会给全局带来新的集成问题,这样做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项目风险,降低初期投入;
从面向构件开始,电子政务建设将最终达成我们梦寐以求的标准统一,架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
从面向构件开始,电子政务将实现一个同构的世界。 (软件世界 作者:冯方回 蔡鹏程 李威)